中药材价格涨幅之大40年未遇!病人无奈,医馆、医生也无奈!
端午期间,话题#浙江一药农卖元胡10分钟赚52万元#登上热搜但并未溅起太多水花。
因为普通人很难有“中药材涨幅之大40年未遇”的概念,只有前往中医馆看病时才会惊叹一句:“怎么那么贵,都喝不起中药了。”
曾经价廉物美的中医药,如果成为“富人专享”,未来普通人谁还看得起中医、吃得起中药,更何谈中医药发展?
01
“约2克黄金能买到1克天然牛黄”
6月9日凌晨5时许,浙江省磐安县新渥镇药农陈礼祥和妻子,又带了1000公斤元胡来到浙八味药材城地产药材交易区出售。让他津津乐道的是,三天前,他家的4000公斤元胡摆摊10分钟,就卖出52万元的好价钱。
不仅仅是元胡,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普涨,而且多味中药材打破价格天花板。不少业内人士称正经历史上“最魔幻一年”。
据潮新闻报道,“白术价格稳定在历史高位。磐安去年产的白术6月价格75元/公斤,当年10月上新时才40元/公斤。而在2019年,白术仅为18元/公斤。”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杨定升告诉记者,大家普遍有买涨不买跌心理,去年产的白术新货,目前基本已经被抢购一空。6月9日元胡批发价137元/公斤,与2018年低谷期相比,价格涨了400%。
浙贝母作为磐安主产中药材,过去20年价格高点和低点相差近10倍。2003年浙贝母个(烘干的浙贝母个体)涨至240元/公斤。此后价格长期在低谷,2019年浙贝母个最低跌到28元/公斤,生切片33-35元/公斤。2023年6月初浙贝母生切片80元/公斤,6月中旬浙贝母生切片已涨至98元/公斤。
在全国其他中药材市场,同样在高位运转的还有牛黄、当归、党参等多个中药材品种。6月9日,天然牛黄80-85万元/公斤,同比增长近50%。而6月9日黄金价格为450.45元/克,折算每公斤价格约45万元,相当于约2克黄金能买到1克天然牛黄。
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网监测数据,5月10日-6月10日,当归价格一个月涨50%,上半年总计涨300%。此外,上半年党参价格也已经涨了200%以上。
这样的价格的确“魔幻”,用“价格像火箭一样蹿升”来形容毫不夸张。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网5月监测数据表明,2023年5月28日同比2022年5月28日,276个药材品种价格上涨。
事实上, 不仅仅是今年,近两年都有“中药材涨价”的相关报道。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都是大宗中药材,属于市场刚需,最终只会由普通患者看病买单。
02
“药材涨价,增加的是看病成本,
甚至买不到药”
6月4日,杭州市民王小华(化名),在某省级三甲医院看完中医门诊后发现,14帖中药煎服制剂价格近千元。
她跟主治医生确认过,“方子较涨价前贵了一半,有些方子甚至涨了三分之二”,药材涨价,增加的是看病成本。
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吐槽:“最近中药材涨价涨得太猛,都喝不起中药了。”
▲ 有网友在网络平台感叹中药价贵
不仅病人无奈,医馆、医生也无奈。
涨价并非中药馆、中医院的本意,但不涨价面临亏本,涨价则会让老百姓望而却步,甚至部分患者不了解涨价的背后逻辑,会将矛头对准中药馆、中医院。身边有中医朋友感叹,“价格涨得太凶,都不敢开方了!”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一名中医专家表示:“本院中药饮片从今年年初开始涨价,属同类医院中涨价较晚的一家。在药方里,如果原本6克用量减少到5克,尽管只有1克之差,但效果会差很多,无法通过减少药量降低药价。”
而药企同样也很难受。
一些企业不得不提前出手囤货,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但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涨价潮。而有些企业在无法囤货的情况下,就只能无奈接受成本上涨的事实,如果没有足够资金囤原料的药厂,利润空间会被挤压,最终部分中成药可能会被迫停产、下线。
比如,前面提到的元胡,其具有止痛功效。一家止痛膏药生产企业就可能会在企业仓库没有足够库存,现在元胡价格太高,而膏药(在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售价又受限制的情况下,因为产品没有利润,就不再生产了。
据报道,2月20日,甘肃发布的相关通知中,24种药品取消挂网的原因标注为“企业生产成本上涨”。潮新闻记者根据媒体报道初步统计,辽宁、江苏、安徽、广西、山西、宁夏等地也均发布取消挂网通知,目前市面可买到的上海雷允上丹参片、云南白药气雾剂等退出相关省份医保。
5月25日,贵州省医保局发布的一则《省医保局关于取消2023年第四批88个药品挂网资格的通知》显示,部分药企在贵州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提交了撤网申请。其中河北百善药业生产的元胡止痛片、黄连上清片,江西心正药业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等均在取消挂网名单内。
无论是涨价还是停产,最后受伤的都是急着用药的患者!
03
问题来了:都在受伤,谁在受益?
以往,中药材行情一路走高,涨价原因或各有不同,天气、土地租金、人工、产量等,都是影响中药材供应量及价格的重要因素。但这一次,业内人士的共同观点都指向了资本的介入。
6月9日、16日,江苏、广东医药协会,以及亳州市中药饮片产业促进会先后发文件称,中药材市场价格出现异常增长,并都将药材涨价指向一个共同的原因:资本的囤货炒作。
▲ 江苏、广东、亳州药协公告
江苏、广东医药协会指出,由于气温上升,6月往往是中药材市场的淡季。然而这时候却一反常态,价格持续上涨。这一表现并非良性波动。亳州市中药饮片产业促进会分析,在“房住不炒”的国策背景下,叠加疫情影响,一些资本离开房地产领域,游离在中药材市场上。
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杨定升也认为,“部分中药材在短时间内价格翻倍增长,资本炒作抬价不容小觑。当下水牛角、黄连、白术等部分中药材,明显存在资本炒作迹象。”
那么,资本究竟如何囤货炒作?
中药材本身就不是当年采收当年卖,一般都有半年至一两年库存量,名贵药材更有2~3年的库存量,而大面积缺货意味着有人大量囤货。
一位药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通常是几个人合伙,先从药农手里以较低价格收购来药材,而且只收购比较值钱的药材,最少的收购量都在一百吨以上,然后囤积起来,一般囤一年左右,随后,炒作开始了。
“几个人内部交易,手法就和炒期货一样。”也就是说,药材囤在库里不动,几个人之间“转着圈炒作”,所谓转着圈炒作,就是“你卖给我,我再卖给他,他再卖给别人,然后别人再转手卖给其他人,最终转了一圈,货又到了我的手里”。当然,每卖一次就要加一次价,一圈转下来,价格就抬高了好几倍。
“他们之间卖来卖去,实际上并没有资金往来,仅仅是名义上的买卖,根本不用付钱给对方,货物更是连仓库都没出过。但给市场上造成的印象就是,药材很紧俏,价格要不断上涨。”一些小的经销商看着价格不断抬高,便纷纷跟风收购、买进,然后也囤积起来等着继续涨价。最终,谁在高位接盘,谁就会被套进去。而那些大的药商也会趁机抛货赚取暴利,但实际上大部分药材仍旧被囤积在仓库里。
磐安药材加工商陈江辉(化名)告诉潮新闻记者,“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有人做短线,药材收进来涨一两元就转手了;有人做长线,有长达三四年,甚至10年的低进高出规划。”
磐安中药材商会会长张光华留意到,随着银行贷款利率下调,甚至还有借款炒药者。
亳州药协指出,中药材价格虚高不仅会增加消费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还很可能对上游药材种植农户构成错误引导,使得中药材市场存在崩盘的风险。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药材原料价格不受限制,国家只是对中药材产业链终端的中成药设立限价,通过药品价格倒逼中药材原料降温。而大幅波动的药价搅乱中药材市场交易,也暴露行业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有业内人士指出,“价格失衡的背后,更应该看到缺乏规范管理,为囤积炒作者提供了可趁之机。”中药材价格应当回归其价值本身。
6月19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鲍爱东向潮新闻记者表示:“接到各地反映中药材涨价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开始组织调研,届时会形成书面材料为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作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04
不是药材疯狂,而是人的欲望太疯狂!
从流传几千年的针灸、推拿,到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作为我国的传统国粹,中医药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在守护人民健康方面,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语有云:“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蒙尘。”如今,治病救人的中药却被资本拿来囤积居奇,变成“资本的游戏”、“奢侈品”,长此以往,打击的不仅仅是行业,更是对中医药传承的伤害。
▐ 文素材来源:潮新闻、健识局等
拓展阅读:
日企砸2.5亿元收购中国115年中药企业引热议,网友炸窝:无法接受
让更多患者看上好中医、放心吃中药——来自中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观察
非常时期,你需要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中医二字,拉你进入群,了解更多信息
让我们一起,中医育儿,保护孩子,免受伤害!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以下公众号,知道更多真相
也可以登录网站查看更多真相:www.lingmiaomiao.cn
针针扎遍全身在地上爬!这是什么操作?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惊悚
揭露:比尔盖茨、人体DNA存储、比特币、全球巨富们、深层政府
慎看!共济会内部培训视频流出!看得人毛骨悚然、怀疑这个世界…
语文教材被篡改!谁在给孩子灌输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摧毁我们的文化自信!
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感恩转发!